韦氏南宋太后为娼12年宋徽宗称其为国献身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都陷落,皇室家族及朝廷官员两千余人被掳,史称“靖康之乱”。岳飞为此愤慨地悲歌:“靖康耻,犹未雪!”
其中,韦氏是一个普通侍女,因被郑皇后宫中的结拜姐妹乔氏推荐,得到临幸并封为贤妃。在金人索要徽宗之子赴金为人质时,韦氏之子康王赵构挺身而出,因此韦氏被尊为龙德宫贤妃。靖康之难后,她的命运发生了剧变。
1126年,韦贤妃与众多后宫妃嫔、皇族等被金人迁往北方。到达上京(今内蒙古巴)后,韦贤妃等人被送入浣衣院。浣衣院并非我们想象中的洗衣场所,而是金国专门设立的佳丽储备所,供金国帝王贵族们玩乐。据说,一同被送到浣衣院的两位帝姬朱风英和赵嬛嬛因姿色出众,第二天就遭到奸污。
后来,赵构在南京登基为帝,韦贤妃被尊为宣和皇后。不久,她被送往五国城(今黑龙江),与徽宗一同关押。天会十三年(绍兴五年)四月,徽宗病死在五国城。这期间,韦贤妃的生活充满了苦难和苦难。
金熙宗为改善与南宋的关系,追封徽宗为天水郡王,钦宗为天水郡公。南宋朝廷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为《绍兴和议》铺平了道路。在南宋朝廷杀害岳飞后,根据《绍兴和议》,韦贤妃与徽宗棺椁归宋。离别时,宋钦宗拉住她的车轮,请求她转告高宗,若能回去只愿做个太乙宫主。韦贤妃含泪答应。
绍兴十二年(1142年)八月,韦氏终于回到临安。她了解到儿子对皇位的担忧后,再不敢提及对钦宗的承诺。晚年患有眼疾的她在1159年去世,享年八十岁。也有记载称她享年九十岁,因民间有谣言称她为金人生下许多孩子,高宗为平息谣言而增加了她的年龄。
韦贤妃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苦难。从普通侍女到皇室成员,再从浣衣院的悲惨生活到回到故土,她的经历令人感慨。她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留下了许多令人深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