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 泥人张
冯骥才笔下的传奇“泥人张”
在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中,一位名叫张明山的天津手艺人以“泥人张”的艺名,成为清末天津卫的传奇人物。他的技艺被誉为“捏泥人排第一,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不仅仅是一部小说中的故事人物,泥人张的真实历史与文学形象交织,共同构建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立体形象。
在故事中,“泥人张”面对权贵的挑衅,以鞋底泥快速塑造对方头像,并巧妙反击,展现了手艺人的智慧与风骨。小说以半文半白的语言和市井传奇色彩,塑造了天津卫的奇人群体,其中泥人张的故事更是成为传播民间文化的经典,被选入教材并荣获鲁迅文学奖。
现实中的“泥人张世家”历经近200年的六代传承,自张明山始,以彩塑技艺成为非遗保护的典范。第六代传人张宇通过展览、讲座等形式积极推广技艺,其“有相之道”作品展在天津工业大学展出46件(套)彩塑精品,展现了世家的艺术创新。泥人张彩塑以戏曲人物和民俗题材为主,注重人物的神态与细节的刻画,作品被誉为“沟通古今的桥梁”。
世家还通过版权授权开发了一系列的文创产品,如书籍、明信片等,推动传统技艺“破圈”,逐渐发展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IP。这一文学与现实的交织,使得泥人张不仅仅是一个手艺人的代表,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冯骥才笔下的小说基于天津泥人张世家的真实历史进行创作,赋予了角色“俗世奇人”的精神内核。文学虚构与非遗实践的双线叙事,共同构建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立体形象。现实中的展览与教育活动的呼应,进一步体现了文学中对匠人精神传承的赞美。这种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递。泥人张的故事成为了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典型案例,展现了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与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