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立嗣之谜:最想让谁继承皇位
在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的抉择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波澜。最初,她确实倾向于让武承嗣继承皇位,为此不惜诛杀反对的宰相岑长倩和格辅元。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情感纠葛。武承嗣的父亲武元爽与武元庆,这两位武则天的异母兄弟,曾对她幼年时的生活带来阴影,流放至偏远地区后忧虑而死。武承嗣和武三思虽然对武则天忠诚无比,但她对他们始终心存疑虑。
在武则天的内心深处,立嗣之谜一直困扰着她。她作为篡位者,对待自己的儿子如同政敌,其中两个被杀害,一个被贬谪。尽管她身边还有一个听话的儿子,但作为李唐帝国的合法皇帝,他始终是武则天独裁的有力竞争者。武则天时常对他进行打击,将他变相地拘禁起来,并杀害了他的两位妃子。武则天内心矛盾重重,毕竟皇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在历史的长河中,狄仁杰的出现为武则天解开了一个心结。他的话语深入人心:“王者为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他劝武则天召回被贬谪的庐陵王,并引经据典地说明立子的合理性。武则天曾梦见一只两翅折断的大鹦鹉,狄仁杰巧妙地解梦道:“鹦鹉的鹉即象征陛下的武姓,两翼便是陛下的两个儿子。”这一番话深深打动了武则天。与此武则天的两个情人张易之、张昌宗也劝说其立庐陵王。天下士子庶民都怀念大唐的功德,也都希望庐陵王能够继位。
综合各种迹象,武则天最终得出结论:无论为自己考虑还是遵从天意人愿,都应该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于是她彻底取消了立武氏兄弟为太子的想法,将庐陵王接回神都洛阳。几个月后,武承嗣见大势已去,心情抑郁而死。同年九月,皇嗣主动让位,庐陵王李显被立为皇太子,恢复了原名。皇嗣李旦则改封为相王。这一决定标志着武则天内心的转折和对未来的新规划。她终于明白了只有立亲生儿子为接班人,才能永保自己的事业和家族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