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他的人是唐太宗李世民,重用他的人却是唐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出生在隋炀帝大业九年的乱世之中。当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他毅然投身军旅,勇武之名逐渐传颂。在辽东安地的战场上,他英勇救出侍郎将刘君邛,更是在安市城一战中,冲破高句丽二十五万大军,助力唐军大败高句丽。虽然太宗皇帝的御驾亲征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但他对薛仁贵的赞赏却溢于言表,曾言:“朕虽得辽东,更喜得卿也。”
这位皇帝的赞誉绝非寻常,足以显示薛仁贵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随后,薛仁贵被提拔为右领军中郎将,镇守长安城的玄武门。这一守便是十数载,仿佛薛仁贵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
玄武门对于唐朝皇帝来说,意义非凡。这里见证了玄武门之变,见证了太宗皇帝弑兄逼宫的旧事。随着岁月的流逝,这段历史在李世民心中始终难以释怀。玄武门对他而言,既是心结的见证,也是亲情遗憾的载体。让薛仁贵镇守此地,既体现了唐太宗对他的信任和重视,也象征着“守天下之门”的重任。
或许薛仁贵心中也有无奈,虽有征战四方的野心,却等待朝廷的进一步命令。永徽五年(公元654年)的一场大雨为薛仁贵带来了转机。闰五月初三之夜,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大水直冲玄武门,护城守军纷纷溃逃。在这危急时刻,薛仁贵挺身而出,冒死示警皇宫,最终使皇帝幸免于难。高宗感激他的恩情,称:“赖得卿呼,方免沦溺,始知有忠臣也。”
这一救命之恩让薛仁贵走进了唐高宗的视野。三年后,他被任命为副将,随军征讨高句丽。这一事件成为他波澜壮阔一生的转折点。或许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那场大雨,薛仁贵的一生可能都会在玄武门度过。
薛仁贵的勇武与忠诚为他赢得了皇帝的赞誉和信任。他的事迹鼓舞着后来的将士,展现了大唐名将的英勇与忠诚。他的生命因那场大雨而焕发异彩,成为历史上永垂不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