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名臣野利仁荣:为元昊创立了各种典章制度
野利仁荣:西夏的开国重臣
野利仁荣,这位西夏景宗李元昊皇后的疏族,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历史通才,更是西夏建国前后的制度创制者。他深入了解西夏境内“蕃汉杂处、好勇喜猎”的民俗特点,提出了“顺其性而教之功利,因其俗而平以刑赏”的建议,使得“民乐战征,习尚刚劲”,对景宗的各种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大庆元年(1036),野利仁荣秉承景宗旨意,创造了蕃书(即西夏文),群臣赞誉其功,景宗遂定其为国字,并在境内广泛推行。他还设立了蕃汉二字院,负责处理与周边王朝的文字往来。
野利仁荣是党项民族的杰出代表,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他坚决反对全盘汉化的方针,主张保持党项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他认为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制度,商鞅峻法使秦国称霸,赵武胡服使赵国兵强。西夏国地处蕃汉交界,民风剽悍,以兵马为务,不宜过分强调礼乐诗书。他的这些主张成为元昊立国的基本方略,对西夏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元昊身边的主要谋士和精神领袖,野利仁荣在景宗正式称帝时,与大臣杨守素共同担当谋主重任。立国后,他担任没宁令(即天大王),主持政务。他还建立了蕃学,并翻译了《孝经》、《尔雅》、《四言杂字》为蕃语,以蕃文书写,教授蕃、汉官僚子弟。
野利仁荣的一生充满辉煌。他于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建立蕃学,各州也纷纷设立蕃学。他去世后,被赠予富平侯的荣誉。而在西夏仁宗李仁孝时期(天盛十四年,即1162年),为了表彰他创造蕃字的功绩,更是追赠他为广惠王。
野利仁荣的一生都在为西夏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他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责任感,使他成为西夏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