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最忌惮的人是他曾一战斩首秦军10万
未解之谜 2025-04-27 09:14www.bnfh.cn世界未解之谜
谈及武安君这一显赫封号,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白起。然而历史上,共有四位武安君,除了白起,还有项燕、苏秦和李牧。其中李牧的故事,堪称战国末期的杰出传奇。
李牧,出生贵族,是贵胄世家——柏仁侯的子孙,战国末期的邯郸人。他的生平首次出现在史书时,已担任赵国北方抵御匈奴的主将。
秦王赵政十四年(前233年),赵政命令桓齮率领十万余秦军,穿越太行山进入赵国后方,直逼赵国都城邯郸。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赵王迁调遣大将扈辄迎战。然而扈辄接连失利,秦军势如破竹,连续攻克赤丽、宜安等地,斩首十万赵军,扈辄亦战死沙场。
赵王迁见局势严峻,急召边境大将李牧回朝,任命其为大将军,负责抵御秦军。李牧将北方边境的戍边部队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阳与秦军形成对峙局面。
面对劳师远征、势头正猛的秦军,李牧认为不可轻举妄动。他选择深沟高垒、积极防御的策略,等待秦军锐气丧失、兵马疲惫之际再发动攻击。而秦军主将桓齮为了速战速决,决定攻打肥下,企图引诱宜阳的赵军前来救援。
得知消息的李牧并未立即救援肥下。他明白救援可能会落入敌人圈套。而秦将桓齮误认为赵军怯弱,当他在肥下投入主力时,李牧看到了机会。他决定攻打秦军大营,利用围魏救赵之计歼灭秦军主力。这一决策基于一个事实:秦军大营中储存着所有粮草辎重,桓齮不得不救。
战役结果,李牧大获全胜,斩杀秦军主力十万。桓齮战败后逃往燕国。这一战役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肥之战。战后,李牧因功被封为武安君,与白起等战国名将齐名。
李牧以智取胜,凭借出色的战术谋划和决断力,成为战国末期的一位杰出军事家。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历史上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人物。
上一篇:他是刘邦手下头号功臣,做了坏事竟然让皇帝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