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如厕竟需要4个人伺候马桶专人看护
在晚清的宫廷之中,慈禧太后以其奢华的生活方式而闻名遐迩。曾在宫中任职的老太监回忆道,慈禧洗一次澡要用掉百条毛巾,一顿饭要上百道菜,即便是正餐间的小吃也有几十碗。在众多佳肴面前,她通常只品尝两三个菜肴,其余的美味佳肴则被她弃之不顾。
即使是如厕这样的小事,慈禧也要展现出其尊贵地位与宫廷礼仪的细致入微。她的马桶非同寻常,乃是由名贵的木材雕刻而成,形状犹如一只巨大的壁虎。壁虎的背部掏空,用来承接秽物,而嘴巴则用来放置厕纸。这个特殊的马桶由专门的太监照料,无论何时慈禧需要如厕,都会由宫女通知这位太监。太监会将马桶以黄布包裹,绣有金龙的布料象征着慈禧“太上皇”的尊贵地位。随后,马桶会被太监顶在头上,弯腰送至慈禧的寝宫。
送到的马桶并不会直接放在厕所里。会有宫女铺上一块名贵的毯子,将马桶放在上面。还有专门的宫女将精细加工的厕纸放入壁虎的嘴巴。这种厕纸是细软的白棉纸,宫女会先喷上细雾使其更加柔软,再用铜熨斗轻轻熨平。整个程序结束后,慈禧才会步入厕所。有时我不禁纳闷,如果慈禧遇到拉肚子的情况,这么繁琐的程序会不会让她来不及使用?也许是我过于担心了,或许在慈禧的世界里,拉肚子这样的事情从未发生过。
完成任务后,马桶会被宫女送出寝宫,太监再次用黄布包好,顶在头上带回。回来后,太监会清桶,擦干后在里面放上松香木细末,再包好以备下次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慈禧的马桶不能直呼其名,而要尊称为“官房”,而她的厕所则称为“净房”。
即使在逃亡途中,慈禧的某些讲究也有所舍弃。据伺候她的宫女回忆,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西逃之时,她只能在野外解决如厕问题,甚至无法使用厕纸,只能用“野麻叶子”来擦拭。展现了人在困境中不得不放弃奢华和讲究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