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与澶渊之盟御驾亲征的大宋皇帝宋真宗
宋真宗与澶渊之盟的传奇故事
在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一些时刻令人难以忘怀,宋真宗与澶渊之盟便是其中之一。澶渊之盟,不仅是北宋与辽朝之间的和约,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展现了两国间的交锋与和解。
宋真宗景德元年,辽朝的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军进攻宋朝。辽军势如破竹,深入宋境,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直逼黄河沿边的澶州,威胁首都汴京。朝野震动,宋真宗畏敌,面临迁都的危机。在同平章事寇准等人的坚持下,宋真宗无奈亲至澶州督战。
两军相峙之际,辽军内部出现了劝和之声。萧太后与辽圣宗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初时,这一提议被宋真宗拒绝。随着辽军在朔州的败退,以及三面包围澶州的态势形成,双方都有了讲和的可能。
辽朝南京统军使萧挞凛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时,遭遇伏击,头部中箭坠马。这一事件使得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等人痛哭不已。《辽史》载“将与宋战,(萧)挞凛中,我兵(辽兵)失倚”。寇准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鼓舞士气。帝喜曰:“准如是,吾复何忧!”
双方于十二月初达成停战协议,宋真宗最终与辽订立和约。每年向辽输送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双方互约为兄弟之国。双方还约定保持城池原状,不得修筑城墙或开拔河道。盟约缔结后,双方互派使者往来频繁,辽朝边地发生饥荒时,宋朝也会施以援手。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为之举哀。因澶州又名澶渊,史称“澶渊之盟”。
回首这段历史,不禁让人感叹其中的曲折与波澜。从最初的战火纷飞,到后来的和谈成功,再到最后的友好往来,这一历程充满了戏剧性。澶渊之盟不仅为宋朝带来了安定,也为辽朝带来了和平与繁荣。它告诉我们: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和解与合作才能实现双赢。这一历史事件值得后人铭记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