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假设:孔有德不死清初肯定是四藩王!
康熙皇帝平三藩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少有人知的是,清初的势力格局中,还有一位人物的影响力远超我们所熟知的“三藩”。他若不早逝,清初的藩属格局或许将是四藩并立的局面。
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清朝,以区区几十万的兵力征服了广袤的大明王朝,其成功的秘诀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刚入关时八旗的战斗力不可小觑。是汉族的投诚叛变,其中代表人物有耿忠明、尚可喜、孔有德等人,他们被誉为明末清初的三顺王,分别被授予怀顺王、智顺王、恭顺王的称号。后来他们的头衔更改为靖南王、平南王、定南王。
讲到这,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何没有提及平西王吴三桂?他才是我们熟知的“三藩”首领吗?听我细细道来。在册封三顺王的时候,吴三桂还在山海关,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原来,这个带头大哥是后来才加入进来的。那么为什么后来“三藩”中没有孔有德的名字呢?
孔有德是辽宁铁岭人,出身矿工,曾是反金游击队的一员,后被明军收编。虽然他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在满清时期的战绩赫赫。跟随多尔衮的弟弟豫亲王多铎征战南北,为满清立下汗马功劳。他的命运却是在广西桂林被农民起义军李定国部打败后自杀身亡。
孔有德的逝去,让他的女儿孔四贞成为他唯一的血脉留存于世。孝庄皇后收她为义女,册封为和硕公主,这是清朝历史上唯一的汉族公主。孝庄有意将她许配给顺治皇帝为妃,可惜顺治皇帝只钟情于董鄂氏,此事便作罢。由此可见孔有德在满清统治者心目中的分量。
可以想象,如果孔有德没有早逝,那么清初的册封或许会是“四藩”,而孔有德肯定会是其中最大的“藩”。因为我们都知道,“功”的多少决定了“禄”的厚薄。这位传奇人物的故事,不仅丰富了清初的历史画卷,也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历史的进程总是充满了无数的变数与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