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让三省,记者捅出中俄密约被慈禧处死
在1903年的沙皇俄国与清的交锋中,俄国背弃了它的承诺。不仅未按约定从东三省撤军,反而贪婪地要求更多的权益,如路政税权等。面对这样的压力,清陷入了困境,不得不考虑与沙皇俄国缔结秘密条约——《中俄密约》。这份密约还未正式签署,就被一位名叫沈荩的爱国记者的锐利目光所洞察。
沈荩,湖南长沙人,出生于1872年。他积极参与维新变法,坚信只有破坏旧有的制度,才能真正实现革新。变法失败后,沈荩赴日本留学,从改良派转变为革命派。他以记者的身份为掩护,活跃在京津地区,从事反清活动。
这位爱国记者的才华和胆识令人钦佩。他通过巧妙的手段获得了《中俄密约》的草稿,并将其公之于众。这一举动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使全国人民对清的卖国行径表示愤怒。沈荩的行为进一步激发了全国范围内的革命运动,迫使清放弃签订这一密约。
当《中俄密约》泄密后,清开始调查事件的起因。面对清的追查,沈荩并没有选择躲避,反而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计划——联络宫中重要人物,试图除掉慈禧太后。他将自己的计划透露给了两位好友:庆宽和吴士钊。这两位好友却对沈荩的计划感到不安,最终决定向慈禧告发他。
1903年7月19日晚,毫无防备的沈荩在北京的寓所里被捕。他深知自己的处境,于是写下了四首绝命诗。其中一首表达了他对命运的坦然接受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审讯期间,沈荩对自己的言行毫不隐瞒。尽管当时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他本可以逃过一劫,但慈禧太后还是下令对他执行死刑。沈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因公殉职的记者。
他的事迹令人感动,展现了一位爱国记者的勇气与牺牲精神。他用自己的行动捍卫了国家的利益,激发了全国人民的反清意识,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沈荩成为了中国新闻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