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可灭掉曹魏可孙权为何非要背盟夺取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注定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在这一年,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争夺战落下帷幕,汉中归于刘备,曹魏主将夏侯渊不幸阵亡。而在长江中游的南郡江陵,关羽挥舞青龙偃月刀,在短短几个月内连破南郡襄阳、樊城,斩将夺城,威震天下。曹操甚至考虑迁都以避其锋芒。若此时孙权能从东线的合肥出兵,东西呼应,形成三路攻势,曹魏的灭亡或许已指日可待。命运似乎在此时与孙权开了个玩笑,他选择了袭杀关羽夺取荆州。这一背盟弃义的行为让人扼腕叹息。
说到荆州的争夺,不得不提其深厚的历史背景。荆州自古就是战略要地,早在战国时代就被楚国占据,因此又有荆楚之称。周瑜曾花费一年多时间攻下南郡江陵,后来又被刘备借去。这个地区地理位置四通八达,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三国时期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曾在《隆中对》中强调荆州的重要性:“此用武之国。”对于东吴来说,荆州的得失直接关系到其生死存亡。鲁肃和东吴猛将甘宁也曾建议孙权尽早夺取荆州。可见荆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赤壁之战后,南阳和江夏部分区域仍归曹魏所有,而刘备则借得南郡江陵。建安二十年,刘备占领蜀地后双方因荆州归属问题爆发冲突。尽管鲁肃出面调解双方达成和解,以湘水为界划分荆州,但荆州的争夺并未真正结束。对于东吴来说荆州不仅是领土问题更是关乎其生存的天险保障。邓芝曾对孙权说过:“长江天险岂容与他人共有?”长江作为东吴最重要的防线一旦失守江东腹地无险可守。因此为了保持鼎足之势实现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的雄心壮志东吴必须取得跨越长江两岸的荆州。所以即使面对的不是大意失荆州的关羽东吴与荆州的争夺也迟早会再次爆发。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未来的风云变幻莫测但荆州的争夺背后所蕴含的是三国鼎立的权力游戏与生存法则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