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摩上意的大师:奉送皇帝理论依据的袁充
袁充,虽非历史显赫人物,但在隋朝却是位声名显赫的星象家与“理论家”。他深谙揣摩之道,极受隋文帝杨坚及其子孙的宠爱。袁充原本在陈国为仕,隋灭陈后,凭借对道术的造诣,以及观察天象人事的预测能力,赢得了杨坚的赏识。他通过观察星象,成功预言了太子杨勇的废立,使杨坚下定决心,废杨勇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为此,袁充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袁充并未因此止步。当杨广因大风雪和地震而忧虑时,袁充趁机上书解释天象,声称这是大隋太平盛世的祥瑞,自皇帝登基以来,夜短天长,是天地对隋朝的庇佑。杨坚阅览奏章后,由忧转喜,对袁充更加信任,大量赏赐。
袁充屡试屡效,愈加自信。在杨坚下诏改元仁寿的第一年,他又上表声称皇帝诞生的时辰与天地日月、阴阳运转相契合,是圣人的特别时辰。随着杨坚翘辫子,杨广上台,袁充故技重施,称皇上即位与尧帝承受天命的时间和方式都相吻合。杨广大喜之下,赏赐无数。袁充洞悉杨广心思,时时揣摩迎合,最终受到越级提拔为秘书令。
袁充的邀宠升官手段虽不复杂,但危害甚大。他擅长为皇帝提供“理论根据”,迎合皇帝的喜好,证明皇帝的决策英明伟大。这种置国家和百姓利益于不顾的行为,使得那些并不英明的皇帝能够大胆行事,甚至搬除反对意见的人。长此以往,皇帝可能信以为真,认为自己英明神武,为非作歹、肆意妄为。历史上有许多类似袁充的人物,他们对皇帝的非理性行为推波助澜,造成的祸害无法计数。
袁充的行为不仅令朝臣深感痛恨,还引发了他们对皇帝身边这条“蛔虫”的深切担忧。因为袁充的存在,让那那些不明真相的皇帝为非作歹、视百姓如草芥、戏弄国家民族的前途。他的行为在历史上屡见不鲜,造成的祸害难以计数。袁充式的揣摩大师是国家的隐患,他们的存在往往导致国家的衰败和百姓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