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胡亥姓什么?赵高究竟是怎样教胡亥的
胡亥,生于公元前230年,被誉为秦二世或二世皇帝,他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身为秦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公元前210年至公元前207年间执掌大权。尽管胡亥在位时间仅约三年,但他的一生却颇具悲剧色彩。
胡亥的出生对于大秦帝国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他代表着高贵的帝王血统。作为秦始皇最小的儿子,他备受宠爱。历史的评价对他并不特别高。胡亥在继位时年仅二十一岁,这个年龄在当时便登上了皇位,承载了重大的国家命运。关于他的年龄,《史记》中的记载存在矛盾。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及“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一”,但同时也提到“二世生十二年而立”,使得后世对胡亥的继位年龄产生了疑惑。主流观点倾向于胡亥在二十一岁时即位。
胡亥的一生,可以说是赵高棋盘上的棋子。在赵高的教育和影响下,胡亥学会了种种阴谋和策略。赵高教会了他从狱法中汲取智慧,并让他成为自己的傀儡。胡亥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地位,他如同一块任人宰割的鱼肉。他在位期间,只顾享乐,听信小人的谗言,结果在位不到四年,就被赵高设计逼死了。
那么,为什么胡亥不姓嬴呢?其实,胡亥和扶苏一样,都只是名。他的母亲是胡姬,胡亥的名字很可能源于对她母亲的爱称。我们知道,古人有姓氏之分。秦国之前是以赢为姓,但因为秦人的祖先造父被封到赵城,所以改姓赵。秦始皇也曾说过自己‘姓赵氏’。胡亥是秦始皇亲生的,嬴姓,赵氏,名胡亥。
这位短命的君王,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胡亥的一生,既有秦始皇的宠爱,也有赵高的操控。他在位期间的不作为和大权旁落,导致了秦朝的衰落。他的故事仍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关于权力、阴谋、人性的弱点等等。胡亥的经历也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君王的品质和决策,对于一个国家的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