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最后一位君王周赧王归葬大庸是真的
周赧王姬延,是东周的第二十五位君主,他的祖父是周显王,父亲则是周慎靓王。这位君主的日子并不好过,相比于诸侯,他的地位甚至更为尴尬。在位长达五十九年,但对周王朝的影响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那个时期,王权已然削弱,他所统治的地盘和人口寥寥无几,被分割成“东周国”和“西周国”,各自为政,他的权势更是日渐微弱,甚至不得不依附于西周生存。这样的状况使得他在各国间的号召力大幅下降,曾尝试召集各国共同讨伐秦国,但响应者寥寥无几。这种境况,使得他的地位变得极为尴尬,堪称历史上最落魄的天子之一。
尽管周赧王的权势受到限制,但他依然为周王朝的未来付出过努力。大多数时候,他并未能成功扭转乾坤。公元前256年,他在一次攻打秦国的失败后,迎来了周王朝的末日。献地求饶后,他回到西周,同年郁愤而终。
周赧王的一生虽历经坎坷,其墓地的命运也颇为波折。他的墓地所在的山被称为周赧王山,古树参天,松柏苍翠。关于他的墓地的具体位置,历史资料并未详细记载,这使得后世产生了多个版本的说法。其中,被后世人广为认可的是“周赧王归葬大庸”的说法。大庸位于现今的张家界境内,丁家溶村便是其中之一。
据说,在周王朝被秦国灭亡后,秦王曾打算迁移周赧王的墓地以羞辱他。周赧王的旧臣不忍看到已故的君主遭受如此待遇,更不愿周王朝的名誉受损,于是秘密将周赧王的尸骨南迁,最终安放在现今较为偏僻的大庸丁家溶。这一说法虽然引人入胜,但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仍不得而知。
无论如何,周赧王姬延作为周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的生涯充满了曲折与坎坷。他的命运与周王朝的兴衰紧密相连,他的故事与周王朝的传说一起流传至今。在历史的长河中,他或许并不是最为辉煌的一页,但他的故事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与历史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