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李儒厉害吗?东汉末年著名谋士李儒生
李儒,字文优,在《曹全碑》及《后汉纪》均有记载,是东汉末年活跃于政治舞台的重要人物。关于他的生卒年,历史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作为汉献帝时的博士和弘农王郎中令,李儒在董卓专政时期,曾奉董卓之命入宫,使弘农王刘辩命丧黄泉。
这位博士李儒,他的经历可谓波折重重。在董卓掌握大权的日子里,李儒作为董卓的谋士,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参谋作用。据《魏书》记载,吕布刺杀董卓时,李儒曾派兵阻隔。董卓败亡后,李儒并未被杀,反而在李傕掌控朝政的日子里,被举荐为侍中。因曾毒死弘农王刘辩,汉献帝欲对其加罪,幸得李傕保护。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李儒被描绘为董卓的首席谋士,深得董卓信任。董卓的许多重要决策,如进京、废立皇帝、迁都长安等,都离不开李儒的参谋。当汉少帝刘辩被废后心生不满时,李儒奉董卓之命亲自入宫毒死刘辩。后来,董卓死于吕布之手,李儒在家中被家仆捆绑献出,最终在市曹之中被处斩。
史籍如《后汉书·何皇后纪》和《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也详细记载了李儒的生平。在初平元年,李儒作为弘农王郎中令,曾被董卓派去毒死弘农王刘辩。而在董卓被后,李傕等人重新占领长安,挟持汉献帝,控制东汉政权。期间,李傕虽举荐李儒为侍中,但因李儒曾参与毒死弘农王之事,遭到汉献帝的责难。
《后汉书》中的袁山松记载中提及的李孝儒与弘农王的对话场景十分凄凉。王与唐姬共饮毒酒时自歌自舞,场面极为悲壮。而在张璠的《汉纪》中,描述了李儒与太常种拂的战斗以及其子劭的忠诚与不屈。
李儒的生平充满了波折与传奇色彩。这位东汉末年的谋士虽未留下太多的记载但其所参与的历史事件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故事不仅揭示了东汉末年政治斗争的残酷与复杂也展现了人性的悲壮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