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清末三大家之一
吴昌硕,一位跨越晚清与民国时期的艺术巨匠,以其深厚的国画、书法、篆刻造诣,被尊为"后海派"的代表人物,杭州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并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的艺术成就集"诗、书、画、印"于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的高峰"。
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的一个读书人家的他,幼时便随父读书,后来更是热心求艺,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的艺术生涯中,经历了太平军的战乱、家庭的离散、流亡的生活,但这些困难都没有阻挡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吴昌硕的艺术之路充满了波折和传奇。他的艺术造诣得到了海上先辈名家任薰与周闲的合作画像的肯定。后来,他赴杭州、上海等地求学,与许多名家交流学习,艺术造诣日益精进。他的画作和书法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他的篆刻更是独步一时。
吴昌硕不仅艺术造诣深厚,更是一位热心提携后进的前辈。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等人都曾得到他的指点和提携。他的作品集和诗作集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位艺术巨匠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经历了家庭的离散、流亡的生活,以及中日战争的爆发。他参佐吴大澄的戎幕,北上抗日,兵败后继续为吴大澄效力。他的艺术生涯中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信念。
晚年,他在上海度过了最后的时光。他的艺术成就得到了日本艺界的了解和推崇。他的个人画展在六三园举办,使吴派艺术开始为日本艺界所熟知。他的名声逐渐传扬开来,成为了一代宗师。
民国十六年(1927年),吴昌硕在上海寓所逝世,享年八十三岁。他的去世让艺术界为之震惊和惋惜。他的墓迁葬于浙江余杭县塘栖附近超山报慈寺西侧山麓宋梅亭畔,以供后人瞻仰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