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真是仁义之师?曾经与项羽联手屠城
娱乐八卦 2025-04-28 14:42www.bnfh.cn娱乐八卦
项羽以其残暴嗜杀之名,尤其是“屠城”之举,被后人所诟病。人们似乎只记住了项羽的“屠城”,却忽略了刘邦同样有“屠城”的记录。《史记·高祖本纪》明确记载,刘邦与项羽曾联手攻城并屠之。对于这一历史记载,人们仿佛集体失忆,鲜有提及。
在网络配图的背后,“屠城”不仅是一种发泄,更是一种威慑。其残酷性历来受到人们的严厉抨击。在反秦之战中,刘邦便有“屠城”的记录,甚至在诛杀项羽后,也曾想以此泄愤。当项羽自杀、西楚各地投降时,唯独鲁地坚守不降。刘邦闻讯后,虽曾打算屠灭鲁地,但最终却改变了主意。
刘邦对项羽一路追杀,毫不留情。即便在鸿沟议和后,项羽释放了太公与吕雉等人质,刘邦也不顾信义,撕毁协议,继续追杀项羽。为何鲁地为项羽坚守,而刘邦却放弃屠城的初衷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刘邦在灭项之后,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面对新时代的舆论主旋律,刘邦必须慎重考虑应该提倡什么。经过深思熟虑,刘邦意识到必须提倡忠诚。只有忠诚,才能避免大汉王朝遭遇诸侯割据、天下分崩的惨祸。要提倡忠诚,必须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鲁地百姓为项羽坚守城池,正是忠诚于鲁公的表现。刘邦不能让自己一时的冲动破坏了即将到来的新时代的主流舆论。当楚地皆降,唯鲁不降时,引发的怒气必须服从于倡导忠诚的主流舆论。
基于这种深谋远虑,刘邦放弃了“屠城”泄愤的意愿,以项羽的人头向鲁城父兄展示,以此证明项羽已死,这才使得鲁地百姓放弃抵抗,投降刘邦。
刘邦虽为普通人,亦有七情六欲,愤怒之时亦想“屠城”。刘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懂得用理智约束感情。相比之下,项羽则显得不理智,只图一时之快,忽略长远之计。
上一篇:历史张良为何会刺杀秦始皇失败?
下一篇:没有了
娱乐圈头条
- 刘邦真是仁义之师?曾经与项羽联手屠城
- 历史张良为何会刺杀秦始皇失败?
- 大名鼎鼎的困龙之地,细数有哪几位君王跌倒在
- 14寸电脑长宽多少
- 史上真实的古代歌姬:不仅是高端更是赚钱行业
- lmel是什么意思
- 三国痴情大将郭淮救妻愿与妻子同生共死
- 晚清轶事:慈禧太后为何要帮贪官打压清官阎敬
- 著名清官道同之死为何被称为是明朝冤案之首
- 辽国天祚帝少年天子嬉笑玩闹导致国破家亡
- 谁才是历史上陪葬女人最多的帝王
- 一条信龙:武田家的猛将,武田二十四将之一
- 开国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竟没传位给自己儿子
- 汉武帝开立子杀母先河钩弋夫人成牺牲品
-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活到了75岁,却因为康熙的这个
- 武则天手下最牛酷吏十位宰相被他干翻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