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发明世界最难破电码:诗歌做密码本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在密码学的历史贡献上同样独树一帜。在这个神秘而引人入胜的领域里,中国人发明了一种难以破解的“密电码”,其根基源自古老的汉语反切注音方法。这种方法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其工作原理在于利用两个字来为另一个字注音,结合上字的声母和下字的韵母,共同“切”出一个字的读音。
而我们所谈论的这种“反切码”,正是在这种反切拼音的基础上,由一位伟大的抗倭将领、军事家——戚继光所发明。戚继光的智慧如同星辰,照亮了迷雾重重的密码世界。为了掩藏其真实意图,他巧妙地利用了两首诗歌作为“密码本”。
这两首诗歌深藏着反切码的全部秘密。其中一首诗歌的十五个字的声母依次被编号,另一首诗歌的三十六个字的韵母也同样被编号。戚继光还将汉字的八种声调按顺序编上号码,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反切码”体系。
使用这种密码的方式极其巧妙。例如,如果情报上的密码有一串数字如5-25-2,那么我们可以从声母编号中找到数字5对应的字是“低”,从韵母歌中找到数字25对应的字是“西”,两字结合就得到了“敌”字的声音。再加上数字2对应的声调,就能准确地解读出这个密码的含义。戚继光的这一发明无疑增加了情报传递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为了将这种密码的使用方式普及并传承下去,戚继光还特地编写了一本名为《八音字义便览》的书籍,作为情报人员、通信兵的培训教材。这本书不仅详细阐述了反切码的编码方法和解码技巧,还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和训练题目,为情报传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中国的密码学历史源远流长,反切码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戚继光的发明不仅为战争时期的情报传递提供了安全保障,也为后世密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