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真是扶不起的阿斗?我觉得他大智若愚
谈及刘禅,许多人或许仅能从《三国演义》中得知他的一段故事:“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刘备怒摔阿斗”。当我们深入历史资料探究时,发现早年刘禅的经历与众不同,不同于曹丕、孙权等“官二代”,他经历过一番艰辛。
简将军,曾为刘备的内侍,终于认定那个风度翩翩的少年,即是当年赵云怀中的阿斗。张鲁,汉中都督,为了巴结刘备,将刘禅送至益州。备将他立为太子。这样的经历让刘禅深有体会生活的艰辛,对他的性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明白了从王子到贫儿的落差,学会了察言观色,懂得了“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哲理。
白帝城托孤之后,刘禅深知其中的重任。年仅17岁的他与诸葛亮共事,心中难免有所疑虑。历史上的托孤忠臣有时会变成谋权篡位的乱臣贼子。如公子异人让吕不韦辅助嬴政,顺治将幼小的玄烨托付给鳌拜等四大辅臣。吕不韦与鳌拜都曾经把持朝政大权,最终却招来杀身之祸。刘禅选择以大局为重,委曲求全,尊敬诸葛亮如同尊敬自己的父亲。
在位几十年的刘禅,看似无所事事,实则深谙大智慧。他懂得君臣和睦是百姓之福的道理。他平时不会拈花惹草,任用贤能人才,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实则是一项不小的政绩。投降曹魏后,由于刘禅的“识时务”,他深受敌方优待。他被任命为骠骑将军,魏蜀合并。即使后来发生兵变,他依然能够保全自身和家族,被封为安乐公。
这一切的背后,是刘禅隐藏自己的才能,装憨卖傻的结果。他必须如此,才能瞒天过海,养晦自保。这种深藏不露的智谋连阴险奸诈、疑心病重的司马昭都被他骗过。刘禅的经历和智谋都使他成为一个令人钦佩的人物。他不仅从艰辛的生活中走出来,而且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了自己和家族,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称赞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