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军入侵后慈禧西逃:这一举动竟让他连升三级
在风云变幻的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匆匆逃离京城,踏上了前往西安避难的征程。那时,整个京城陷入混乱,百姓被遗弃,慈禧一行孤独地踏上了西行的路。
正如俗话所说,“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在慈禧太后逃难之初,她的日子极其艰难。随身携带的食物吃完后,她整整两天滴水未进,粒米未沾,生活极度困苦。
当慈禧一行来到河北境内时,河北怀来县令吴永及时出现,冒雨前来接驾。他捧上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绿豆粥和五颗熟鸡蛋,让早已饥肠辘辘的慈禧太后感动不已。这份简单的食物,让吴永得到了巨大的回报——慈禧太后回京后,将他连升三级,从正七品的县令提拔为从四品的西安道台。可见,一碗小米绿豆粥、五颗熟鸡蛋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人们所能想象。
有人在吃的问题上得了好处,也有人因此栽了跟头。天镇县令鄂腾就是一个例子。他在慈禧太后到达河北宣化县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却因为在怀安县停留时间过长,食物腐臭,而遭到了护送慈禧的前台督办岑春煊的责骂。也许责骂过于严厉,鄂腾无法承受,竟然选择了自尽。慈禧太后对此毫无同情之心,只给天镇县取了一个“丧城”的名字。
天镇县令鄂腾的死,让接待工作一度陷入困境。当慈禧一行抵达天镇县慈云寺时,饭菜尚未准备好。这时,和尚们吃的玉米糊糊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注意。她捧起一碗玉米糊糊,吃了一口,赞不绝口:“好香,好香。”这一碗玉米糊糊,不仅缓解了慈禧太后的饥饿,还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说,很久以后,慈禧太后还回忆起这碗玉米糊糊的味道。当她与光绪皇帝返回京城经过天镇县时,还亲自为慈云寺书写了“英灵千古”、“山河间气”两块匾额。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慈禧太后的生活变迁,也反映了人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求生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