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用5000人就灭了蜀国,还让10万人不战而降。
娱乐八卦 2025-04-27 08:54www.bnfh.cn娱乐八卦
蜀国的坚韧与诸葛亮的遗志
众所周知,诸葛亮逝世后,许多人认为蜀国将在强大的魏国面前不堪一击。事实却大相径庭,蜀国在失去诸葛亮的领导下,竟奇迹般地生存了三十年。
这其中的原因何在?一方面,诸葛亮在生前独具慧眼,培养并举荐了一批才华横溢的人才。这些人才大多秉持诸葛亮的遗志,以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己任,尽心尽责,使得蜀国在失去核心领导后,依然能够正常运转。
另一方面,魏国政治内部的动荡也为蜀国提供了喘息之机。魏明帝曹睿的英年早逝,以及后续继位者的年幼,导致魏国内部陷入混乱,无法集中力量对付蜀国。这一时期,蜀国得以在夹缝中求存。
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氏的傀儡皇帝曹奂在位期间,局势相对平稳的魏国出兵攻打蜀国。魏军兵分三路,意图以雷霆之势吞并蜀国。姜维凭借地理优势,与邓艾等将领共同抵御魏军的进攻。
邓艾作为征西将军,率领三万余人牵制姜维,而姜维则以其高超的军事才能与邓艾展开激战。诸葛瞻率领的蜀军虽然英勇抵抗,但最终不敌邓艾的巧妙战术,导致绵竹失守。
成都方面得知消息后陷入恐慌,尽管有十万兵马,但缺乏主心骨。刘婵在面对邓艾的强势进攻时,感到大势已去。身边的主降派更是让他失去了抵抗的勇气,最终选择了投降。
回顾历史,我们不能不为刘婵的无能而扼腕叹息。想当年诸葛亮在阴平布置了千余守军,若刘婵不撤军,凭借险要地势,邓艾的五千人马是不可能攻下阴平的。也许在邓艾与姜维相持不下之时,魏军就会选择撤退。
蜀国的苟延残喘不仅仅是诸葛亮的遗志所致,更是众多人才的努力与魏国政治动荡的契机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的走向总是充满了未知与变数,让我们在感叹中汲取智慧与教训。
上一篇:陈冠希与女友亲密照曝光 忘情热吻秀恩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