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课文原文

晏子使楚课文原文

娱乐八卦 2025-04-09 04:14www.bnfh.cn娱乐八卦

晏子使楚记

楚人因晏子身材矮小,故意在大门旁设一小门,以此迎接晏子。晏子不入,他淡然一笑,对接待的人说:“若是访问狗国,当从此门入。但我此次访问的是楚国,不应走此门。”于是,引路人只得带他从大门进入。

晏子终于得以见到楚王。楚王戏谑道:“难道齐国没有人才了吗?竟派你作为使者。”晏子淡定回应:“齐国之临淄,人口众多,如繁星之点点于天际。若挥动衣袖,可成阴遮天日;若挥动汗水,犹如春雨洒落。人潮汹涌,比肩继踵,何患无人?”楚王又问:“那你为何被派来?”晏子不卑不亢地回答:“齐国派遣使者,各有所任。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我因不肖,故宜使楚。”

宴席上,楚王赐酒晏子。酒酣之际,两名吏带着一名被捆绑的人前来。楚王问:“此人为何被捆绑?”吏答:“是齐国人,因盗窃而被捉。”楚王便转向晏子,挑衅地问:“齐国人一向善于盗窃吗?”晏子离席回应,语气沉稳中带有智慧:“我听说橘生淮南为橘,移至淮北则为枳,虽然叶子相似,但果实味道不同。这是因为水土环境的差异。我的人民在齐国时并不盗窃,但到了楚国却盗窃,或许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民善于盗窃吧。”楚王听后大笑,称:“圣人是不能与之戏弄的,我与您交锋,反而自取其辱。”

此故事层次分明,语言精炼,三次交锋展现了晏子的机智与善辩。他以“橘枳之喻”反讽楚王,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又暗讽了楚国的治理不善。此篇《晏子使楚记》生动展现了古代外交家的智慧与策略,令人赞叹不已。

上一篇:齐的组词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