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隆裕太后谈退位条件,唯独一点宁死不从
隆裕太后的一生充满坎坷,身为慈禧的侄女,却成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被嫁给光绪皇帝。婚后的光绪对她冷漠无情,慈禧的这种自私行为,无异于亲手摧毁了侄女的终身幸福。
随着慈禧的离世,光绪也驾鹤西去,隆裕太后成为了寡妇。好在张之洞等人支持,让她获得了太后的地位,不再受制于人。命运多舛的她,面临着大清帝国的末日。武昌起义的烽火遍地燃起,起义、独立之声如火如荼。载沣无奈之下,起用袁世凯以应对时局。
袁世凯掌握了帝国的命运,经过南北和谈,隆裕太后决定放弃帝位,将大清江山交出。在关于交出政权的条件中,袁世凯主张每年300万两,而隆裕则坚持要求400万两。两人间的讨价还价细节我们不得而知,但最终在签字确认时,确定为400万两。
2月12日,隆裕太后带着年幼的宣统皇帝在养心殿举行朝见礼。她拿起诏书,流泪宣布大清帝国268年的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也宣告终结。有人会说她退位只是为了生存,但作为一个母亲,她不愿让溥仪为历史陪葬,这展现了她的伟大。
隆裕太后是皇室的好媳妇,她对得起皇室和爱新觉罗家族。当大势已去,她选择接受优待条件,宣布退位,为皇室和许多人换来了生存的机会。她知道武力保卫大清江山可能只是暂时的,而失败的代价将是千百万人的牺牲。自古亡国之日,往往伴随着血腥与灾难,她明白皇室命运的历史规律。
隆裕太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内心充满了对宣统帝的担忧。想到他年纪轻轻就遭遇亡国,她心痛不已。在她临终之际,她留下的话充满了无奈与不舍:“我与汝要永诀了。沟渎道涂,听你自为,我不能再顾你了。”
这位伟大的中国皇太后,怀着满腔的亡国恨,于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丑时(1913年2月22日凌晨2点)离世,享年46岁。她的离世,标志着一个大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新时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