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吕蒙夺取荆州后,还要执意杀死关羽呢
三国时期,关羽失荆州的事件堪称历史长河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当时,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却不料孙权暗中派吕蒙偷袭了荆州的三郡,导致南郡、武陵、零陵等地尽入东吴之手。在关羽败走麦城之后,吕蒙紧追不舍,最终将关羽斩杀。那么,在关羽和荆州都已经落入东吴手中的情况下,吕蒙为何还要痛下杀手呢?这样的行为似乎只会更加激怒刘备。
吕蒙之所以要执意杀死关羽,是因为关羽曾经得罪了孙权。关羽的骄傲和刚烈性格让他在拒绝孙权提亲的也深深地羞辱了孙权。对于吕蒙来说,作为孙权的重要将领,他自然要为孙权的尊严和权威站出来。吕蒙的此举可以说是为了维护主公的颜面,为主公出气。
吕蒙杀关羽也有为周瑜报仇的考虑。周瑜对吕蒙有知遇之恩,而在周瑜的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取得荆州。对于这份遗憾,吕蒙感同身受。当自己掌握东吴兵马后,夺取荆州、击杀关羽,也可以看作是为了完成周瑜的遗愿。
吕蒙杀关羽还有断绝吴蜀联盟的可能的意图。在东吴内部,存在着联合刘备和主张对蜀汉用兵的两个阵营。吕蒙等武将主张对蜀汉用兵,并希望通过消灭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吕蒙认为,仅仅夺取荆州还不足以彻底断绝吴蜀联盟的可能,而杀死刘备的兄弟关羽,则能够彻底让刘备与东吴决裂。
吕蒙击杀关羽也是出于个人名利的考虑。在三国时期,关羽是公认的英勇无敌的将领。而吕蒙虽然也是东吴的名将,但与关羽相比,当时的他还不能算是一流名将。通过击杀关羽、夺取荆州,吕蒙可以极大地提升自己的名声和地位。杀死关羽也等于削弱了蜀汉的实力。
吕蒙杀关羽的决定是多因素的综合结果。无论是为主公出气、为周瑜报仇、断绝吴蜀联盟还是出于个人名利的考虑,这一行为都体现了吕蒙的决心和战略眼光。这一行为也无疑加剧了三国时期的纷争和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