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乱期间,为什么康熙冒险任用汉人周培公担任
康熙皇帝的一次决策失误,导致藩王吴三桂、耿精中和尚可喜联手反叛,朝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康熙皇帝不得不做出一个冒险的决定——任命汉人周培公为平叛的主将。周培公,是一位文韬武略的奇才,能在危机之中挽救大局。
面对大清的内忧外患,周培公并未退缩。他深知,只有严格的军纪和铁腕手段才能凝聚士气,平定叛乱。他雷厉风行地整顿军纪,所定军规严明而又不失人情味。他知道,只有让士兵们看到胜利的希望,他们才会舍生忘死地为朝廷而战。于是,他以嚓哈儿府里的一千两黄金为诱饵,承诺胜利后黄金平分,以此激励士兵们英勇作战。这一策略果然奏效,周培公迅速击败了嚓哈尔,解救了京城之困。
随后,周培公挥师南下,平定吴三桂的叛乱,劝降王辅臣,为大清立下了赫赫战功。战乱平息之后,周培公的付出却被人们忽视。人们只记得他是汉人,担心他拥兵自重,成为第二个吴三桂。当初支持他的大臣纷纷反戈一击,弹劾他。康熙皇帝为了维护满清的稳定,将周培公贬到盛京,担任提督。
在盛京的十一年里,周培公尽职尽责,守护边疆的安宁。他没有被逆境击垮,反而在这段艰难时光中,收集史料,绘制出了一幅大清全舆图。临死前,他不仅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还呈上了这幅大清图。这幅地图让康熙了解到葛尔丹和台湾的重要性。有了这幅地图,康熙才能三次征伐葛尔丹,平定准噶尔叛乱;才能将台湾纳入版图。
听闻周培公的死讯后,康熙皇帝停朝一日为他哀悼。尽管周培公的人生充满遗憾和无奈,但他的忠诚和才华得到了康熙的认可。对于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来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无法被信任和重用。周培公的人生虽然惨淡,但他的事迹却让人感叹不已!他的才华和忠诚将永远被历史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