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有6个儿子选择为何把皇位传给了嘉庆
乾隆皇帝在公元1795年,将皇位传给了他的第十五子永琰,即后来的嘉庆皇帝。虽然乾隆在位期间享有极高的权威,但他在选择继承人时却面临了诸多无奈和困难。原本,乾隆一直希望嫡子能够继承大统,特别是与富察皇后的两个儿子。命运却屡屡与他作对,富察皇后的两个儿子相继夭折,她本人也随之离世,这使得原本立嫡子的计划彻底落空。
网络配图中的景象或许让人联想到那段历史,富察皇后的离去让乾隆皇帝的心痛不已。之后,乌拉那拉氏成为皇后,但由于乾隆并不喜欢她,其儿子老十二也就丧失了继承皇位的资格。在清朝,母亲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儿子的前途。嘉庆的母亲魏佳氏虽然深得乾隆宠爱,但真正影响嘉庆能否继位的关键,还在于他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在乾隆的六个儿子中,老十五嘉庆虽然不是最满意的选择,但却是最合适的选择。其他的儿子各有各的问题:有的体弱多病,有的不务正业,有的贪财好利。原本最大的对手永瑆虽然写得一手好字,深得乾隆喜欢,但他过于吝啬,不适合做皇帝。在这样的情况下,乾隆只能在六个儿子中选择嘉庆。
乾隆皇帝非常崇拜自己的爷爷康熙皇帝,他在继位时曾表示,自己如果能在位60年,就必须退位,不能超过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尽管乾隆已经退位,但依旧掌握实际权力。外国使臣曾回忆,小皇帝嘉庆完全以老皇帝乾隆的喜乐为自己之喜乐,意味着嘉庆皇帝在当时的权力格局下非常听话。
在全国已经开始使用嘉庆年号的皇宫内依旧使用乾隆年号。任何大事都必须经过乾隆的点头才能决定。直到1799年,也就是嘉庆登基的第四年,乾隆去世,嘉庆皇帝才终于得到了实权。此后,他首要的任务就是清洗乾隆的第一重臣和珅。这段历史充满了权力、斗争和变革的元素,嘉庆皇帝在得到实权后如何作为,也成为了历史的一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