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魏最善权变的谋士贾诩:在乱世中保全自
贾诩,三国曹魏的杰出谋士之一,位列于《三国志》的精英谋士群体之中。陈寿曾评价他:“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的确,贾诩的智谋深不可测,他的策略灵活多变,往往能因势利导,化危机为转机。
在汉庭时期,贾诩曾在董卓麾下效力。董卓覆灭后,他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挟持献帝以自保。这一谋略显示了贾诩高超的权变之术。尽管有人批评他的这一行为造成了生灵涂炭,但从某种角度看,这正是他在乱世中求生存、保身家的权变之举。
贾诩归顺曹操后,多次献上妙计。他劝张绣归顺曹操,显示了他的识人之心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他看出曹操的优势所在,为自己也找到了一个强大的靠山。在官渡之战中,贾诩以精准的眼光看出曹操的潜力,鼓励曹操抓住机遇,最终取得胜利。
尤其是当曹操与韩遂、马超等人的渭南之战中,贾诩的策略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他运用心理战术和离间计,使曹操在战争中大获全胜。这些都充分展示了贾诩权变有术的一面。
尽管贾诩也曾为曹操出过一些经达的主意,如劝曹操在占领荆州后应安抚百姓、等待时机,以及在曹丕问计时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但相较于他的权变之谋,这些经达的主张显得较为次要。贾诩的谋略往往更注重眼前利益和自身权益,有时不惜牺牲道义和百姓的利益。
贾诩的权变之术确实让他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保全身家。他能在众多谋士中独树一帜,甚至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谋略之道是建立在牺牲道义和生民利益之上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的历史地位。尽管他能以善终并位列三公,但他的谋士之道并不值得称道。历史也不会给予他过高的评价。他的谋略虽然精湛,但更多的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权谋之术,难以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