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老师卢植为什么教出了那么多出色的学生
卢植:东汉末年大儒的传奇人生
卢植,品德高尚,文武双全,是东汉末年一位杰出的儒者。他的故事在当时广为人知,流传至今仍然令人敬佩。
卢植性格刚毅,能饮酒一石,他是马融的得意门生,与郑玄、管宁、华歆等名人同窗学习。马融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孙,教学风格独特,虽然家中富贵,却不让学生枯燥地寻章摘句。马融讲课的时候,常常伴随着笛声、琴声,课堂充满艺术气息。学生们常常被课堂上的歌声、舞蹈和美女所吸引,唯独卢植始终专心学习,不受干扰,这也让马融对他格外喜爱。
卢植学成后并没有立即投身官场,而是返回家乡教书育人。他的学生中有刘备、公孙瓒等杰出人物。汉灵帝时期,外戚窦武试图为其族人大肆封官,卢植以布衣身份上书反对,然而窦武不听劝谏,最终在政变中被杀。
卢植30岁时被征为博士,正式进入仕途。他曾任九江太守,平定九江郡的少数民族叛乱。因其文武双全,被朝廷拜为北中郎将,前往冀州平定黄巾之乱。期间因拒绝向太监行贿,被判处无期徒刑,幸好有皇甫嵩力保,才得官复原职。
卢植的为人正直,坚定反对宦官和董卓的专权。何进为铲除宦官,召董卓进京,卢植与曹操、袁绍等人坚决反对这一决策。董卓意图废立皇帝时,只有卢植一人挺身而出反对。董卓欲置卢植于死地,因蔡邕的求情和他是海内大儒的考虑,才保住了性命。
卢植以年老为由辞官归乡,离开洛阳后谨慎行事,仅走小路,成功躲避了董卓派出的杀手。他去世时,虽处于重视厚葬的汉朝,却秉持节俭,不用棺木、仅穿单衣下葬。曹操平乌桓时,路过卢植墓,特地扫墓祭拜。
卢植的一生,除了文武全才,最被人称道的是他的正直。他一生践行儒学的仁义,一心为公、不畏强权。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成为永恒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