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的烦恼:乾隆17个儿子只有4个活得比他长
乾隆皇帝曾自诩为“十全老人”,仿佛他的一生完美无缺,无懈可击。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有一件事始终困扰着他,直至离世也未得圆满解决,那就是继承人的选择问题。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为了避免打破爷爷康熙皇帝在位61年的纪录,他在做了60年皇帝后选择了禅位给皇十五子永琰,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嘉庆帝。乾隆对永琰的选择并非出于全然满意,而是在有限的选项中的无奈之选。
乾隆皇帝以风流天子著称,拥有众多的妃嫔。尽管他拥有17个皇子,但活得比他长的却仅有四人。在永琰之前,乾隆曾秘密立过两个太子,他们的生母都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他对富察氏情深意重,曾誓言在三宫六院中,虽然嫔妃众多,但唯有富察氏深得他的宠爱。
命运多舛,孝贤纯皇后所生的两个儿子永琏和永琮相继夭折,这让乾隆痛失嫡子,立太子一事成为他心中的痛。他本曾想立皇五子永琪为太子,但永琪的早逝让他彻底失去了信心。当乾隆年事已高时,他不得不面对立太子的问题。他所剩下的儿子中,多数并非理想的人选。最终,他选择了皇十五子永琰作为继承人,但心中仍有所游移。
在秘密立永琰为太子后,乾隆在冬至的祭天大典上默默向老天爷祷告,希望永琰是合格的继承人。这场考察持续了22年,永琰终于通过了考验,健康地活到了乾隆60年,顺利登上了皇位。
长寿对于乾隆来说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几岁的古代社会,特别是在帝王家,长寿往往伴随着继承问题的凸显。乾隆的17个儿子中仅有4个活得比他长,这无疑加剧了他在选择继承人时的困境。每个儿子的夭折都像是命运的捉弄,让乾隆在立储的道路上屡屡受挫。最终,他在无奈之中选择了皇十五子永琰作为继承人,这或许是他能在当时困境中找到的最为合适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