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何要把太子之位给需要人搀扶的瘸子_世界未解之谜

朱棣为何要把太子之位给需要人搀扶的瘸子

未解之谜 2025-04-26 14:52www.bnfh.cn世界未解之谜

今天大猫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朱棣立太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朱棣是个勇猛且果断的人,他篡位后的治国手段可圈可点。但在立太子这件事上,他却陷入了纠结。

朱棣的儿子虽少,但个个都是徐皇后所出,其中三位成年儿子更是备受瞩目。大儿子朱高炽虽心地善良,且有君王之识,但却身体欠佳,走路需人扶持,仿佛患有小儿麻痹症。而二儿子朱高煦则身材健硕,长相英俊,身手敏捷,擅长骑术,身上还有龙的胎记,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让人感觉到他的不凡。他的性格却稍显轻佻暴躁。

在选太子这件事上,朱棣可是费了一番脑筋。他在这两个儿子之间犹豫不决,究竟谁更适合担当重任呢?他找来了信任的解缙,想听听这位少年得志、性情直率的能臣的意见。解缙在议论储君之事时,更倾向于大皇子,认为皇长子仁义孝顺,深得民心。他还特别提到了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那句“好圣孙”直接触动了朱棣的心弦。这让朱棣微微点头,下定决心立皇长子为太子。

解缙虽然实话实说,也说了臣子该说的话,但这却让朱高煦对他恨之入骨。不仅如此,后来还因此丢了性命。其实,支持皇长子的并非只有解缙一人。朱棣还问过北平按察司尹昌隆的意见,尹昌隆在扣头后留下一句话:“长嫡承统,万事常经。”

这句话的意思是,嫡长子继承皇位是遵循传统,传统有着强大的力量。如果你认为二皇子比大皇子更出色,但这种出色还不足以打破传统。毕竟,选择皇储并不是带兵打仗时的选拔。

经过深思熟虑,永乐二年四月,朱棣最终决定册立朱高炽为皇太子,朱高煦为汉王,朱高燧为赵王。

这就是朱棣立太子的故事。虽然朱高炽身体不太好,但他后来的表现想必也没有让朱棣失望。他以其仁爱之治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为明朝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