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情商极低是不是败走麦城的导火线?
在《三国演义》这部历史长卷中,关羽的形象熠熠生辉,让人感叹不已。正如鲁迅先生评价的那样,“惟于关羽,特多好语,忠义慨然”。掩卷深思,关羽的骄傲自负和刚愎自用,亦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在刘备的“五虎上将”中,关羽独树一帜,傲骨铮铮。他对待部属关爱备至,但对上级却总带着一种不屑。在他眼里,似乎只有刘备一人足够分量,即便是面对智计高超的诸葛亮,他也并不放在眼里。赤壁之战中,华容道上放走曹操,虽因刘备的誓言而得以从轻发落,但关羽并未吸取教训,反而在之后的日子里越走越偏。
关羽的处事风格看似刚正不阿,义气深重,但长此以往,却容易给人留下不顾大局的印象。他对顶头上司诸葛亮如此,对同僚也表现得极不友好。当听说新投的马超武艺高强,他便派义子关平前去挑衅,如此意气用事,令人愕然。当听说黄忠也被封为“五虎上将”时,他的愤怒更是显而易见,直到费诗一番入木三分的劝解,他才有所醒悟。
如果说关羽在集团内部的行为尚可理解,那么他在处理与东吴的军事外交上的表现,则让人大跌眼镜。诸葛亮曾再三嘱咐他要联吴抗曹以保荆州平安。但关羽却一再逞强,单刀赴会,擅离职守,耀武扬威。更糟糕的是,他既不懂外交也不擅长权变。面对孙权的联姻提议,他竟出言狂傲,“吾虎女,安肯嫁犬子耶!”如此伤人自尊的言语,让孙权下定决心收回荆州。终于,关羽在陶醉中失去了理智,吕蒙智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杀。
荆州危急之时,关羽本应就近求救。然而刘封却因关羽曾经的异议而见死不救。这虽然让人痛心刘封的公报私仇行为,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关羽的人际现状。人们常说“大意失荆州”,但这并不客观。事实上,正是由于关羽的傲慢自负和不识大体才导致了荆州的失守。换句话说,荆州的失守正是关羽缺点恶性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