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被抄家的时候为什么不反抗或者逃跑?等着
在历史的长河中,提及巨贪,和珅的名字如雷鸣般响起。他的形象在影视剧中的呈现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他活动的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封建君主制度时代。和珅的财富积累能力,连皇帝都黯然失色,他的财富之巨,仿佛一个国家的国库都黯然无光。若他生于现代,无疑会是一位商业巨擘。
有人说,和珅的存在就像是乾隆为子孙留下的一笔丰厚的财富。乾隆似乎默许他的贪婪,让他替自己敛财。究竟是和珅的瞒天过海之术高超,还是他的拍马溜须赢得了皇帝的欢心,我们不得而知。自古帝王的心思难以揣测,谁又能知道乾隆的真正想法呢?
在抄家和珅家的嘉庆皇帝心中,或许既有收获财富的喜悦,也有为民除害的正义。但无论如何,他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和珅,位高权重,财富惊人,按理在朝廷中应有不可小觑的势力。在抄家之时,他表现得无比顺从,毫无反抗之意。
乾隆退位前留给和珅的圣旨,在常人看来应是保命的符诏。和珅也如此认为,但乾隆的帝王心思难以捉摸。那不是一道保命符,而是对后事的安排,要求嘉庆给和珅“留全尸”。和珅看到这,心中必然震惊,明白自己在乾隆心中的位置,而嘉庆则在心中暗喜。
和珅心知肚明,自己身后的家族需要他庇护。他的儿子和琳虽然手中有兵马,但与皇家的千军万马相比,自然不堪一击。反抗可能使家族覆灭,不反抗则有望得到皇家的宽容。最终,和珅在狱中选择了上吊自尽,陪伴他一生宠爱的先帝乾隆。结果如他所料,嘉庆放过了他的家人。
在封建君主制度下,帝王的心中的臣民如同渺小的存在。帝王可以随时给予你荣宠,也能随时夺走你的生命。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伴君如伴虎,再位高权重的人,在帝王面前也不过是其愿意给予的荣宠下的产物。和珅就是封建君主制度下牺牲品的代表,他的故事让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