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刘备的第一谋士却被小说家误传了600多年
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差距,让人不禁感叹。很多人沉醉于《三国演义》的波澜起伏,却忽视了真正的历史。有些人甚至把小说当作历史,这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以庞统为例,罗贯中笔下的他与历史中的他大相径庭。在小说中,庞统因争功被张任射死于落凤坡,但这仅仅是虚构的情节。真正的历史中,庞统之死是刘备难以承受的意外损失。
刘璋,西川的主人,面临着本土大族的反抗。当曹操准备进攻张鲁时,刘璋请求荆州刘备的支援。这对刘备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随着刘备的入驻,双方的矛盾逐渐显现。刘璋的计划和刘备的野心并未同步,双方最终翻脸。刘备在西川北部一边防御张鲁,一边收买人心。形势对刘备不利,庞统就在身边,并未如小说所说遭遇不测。
此时的曹操正忙于与马超决战,无暇顾及二刘的战争。随着刘备的军队数量增多,形势逐渐明朗。但庞统的死给刘备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庞统在攻城时被飞箭射中,救治无效身亡,这是刘备入川过程中的巨大损失。庞统的死让诸葛亮成为了刘备决策圈的核心人物。随着战争的推进,雒城的失守意味着成都的门户洞开,刘璋最终选择开城投降。
庞统之死对刘备集团来说是致命的。庞统在集团中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他的谋划能力无人能及。庞统的死导致诸葛亮必须留在刘备身边,而荆州的守卫则出现了问题。关羽的独大局面形成了,他的高傲导致与法正的关系紧张。只有诸葛亮或庞统的话,关羽才会听一些。但庞统已死,诸葛亮又不能离开刘备,这就造成了关羽在荆州的独大局面。关羽的性格缺陷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也间接导致了刘备集团的失败。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命运和故事。刘备、庞统、诸葛亮等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了三国时期的辉煌与悲剧。他们的命运如何展开,历史将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