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肇基是谁竟然会让阿思哈亲临法场监刑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九月三日,山西巡抚阿思哈亲临刑场执行死刑。被当众杖毙的,是精神异常的逆犯王肇基,他是乾隆皇帝即位以来,因文字犯罪而被处死的第一人。
王肇基曾饱读诗书,但因精神疾病的侵袭,无法再进一步追求科举之路。他的生活陷入混乱,四处游荡,无法被家庭所依赖。尽管他的大脑机能并不健全,但他的思绪却常常飘向云端,渴望升官发财,幻想自己能够享受权力与财富带来的荣耀。
一日,王肇基挥毫展纸,开始著书立说。他议论国家大政,指责文武大臣未能尽心为国为民,并对儒学大圣孔孟程朱进行评价。为了引起皇上的注意,他甚至撰写了一副恭祝皇太后万寿的对联,附于书前。带着这份得意之作,他匆匆赶往汾州府,希望能通过图桑阿呈献给皇上。
图桑阿阅读后觉得书中语句混乱,且有毁谤圣贤之处。再观察王肇基的神情,恍恍惚惚,类似疯癫。于是,他赶紧与知府商议对策。最终,他们决定将王肇基押送至介休县看管,并上报给巡抚阿思哈。
阿思哈接到报告后,意识到这个案件的严重性。他担心汾州知府等人因王肇基的精神状况而从轻处理。他将案件押送到太原,亲自主持审讯。
审讯过程中,王肇基坚称他只是想通过献书来获得皇上的注意,并无他意。他所写的书籍内容都是从京报上得知,或是听来的闲话。他毁谤孔孟等圣贤,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学。阿思哈等人经过多次审讯,终于确认王肇基是一个精神不健全的人。
乾隆皇帝在接到奏折和公堂记录后,也认为王肇基是一个疯子。他下令阿思哈将王肇基立即杖毙,以警示世人。
在九月的某一天,山西的百姓纷纷涌向刑场,围观这场血腥的杖责。王肇基被押至刑场,遭受残酷的杖责,最终血肉模糊,哭天嚎地,死于棍棒之下。这位曾经怀揣梦想的精神病人,就这样荒唐而残酷地结束了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