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简介及最后结局_奇闻趣事网

黄百韬简介及最后结局

奇闻趣事 2025-05-07 16:23www.bnfh.cn奇闻趣事

黄百韬(1900年9月9日至1948年11月22日),原名焕然,号寒玉。这位广东梅县出身、天津成长的国民革命军将领,一生军事生涯跌宕起伏。早年,他毕业于江西陆军第九混成旅学兵营、江苏省军官教导团及中央陆军大学特三期。从初任江苏省防军排长、连长开始,黄百韬的军事之路便充满了波折。曾投奉系军阀张宗昌并升任旅长,在张宗昌失势后,他又转投蒋介石,历任要职,最终于1948年担任第七兵团司令官。

黄百韬的军事经历可谓丰富多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冯玉祥第六战区参谋处长、鹿钟麟冀察战区参谋长等要职。特别是在顾祝同第三战区任参谋长期间,因军事论文获奖而得到何应钦的赏识。进入国共内战时期,黄百韬于1946年任整编第二十五师师长,次年担任第七兵团司令,统率十二万兵力。在关键的淮海战役中,他的兵团被华东野战军围困于碾庄地区,因种种原因陷入绝境。

这位忠诚而勇敢的将领最终结局令人唏嘘。1948年11月22日,黄百韬在碾庄突围失败后自杀身亡。他留下了三个不解的疑问,关于等待44军的延误、运河渡河的困难以及友军的支援不力等问题。他的遗体被副军长杨廷宴秘密掩埋并标记了“来宾证”铜牌。后来,他的遗体被偷运回南京,其妻子出资将其葬于南京明初名将墓旁,但并未得到国民的公葬。尽管如此,黄百韬在死后仍被追授陆军二级上将的荣誉,蒋介石更是赞誉他“不成功便成仁”。

黄百韬的生平事迹被广泛宣传,他的“忠勇”形象深入人心。他的最终结局却反映出国军内部协同作战的不足和战略上的失误。这位将领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历史现实的写照。他的生涯起伏和最终命运,为后人提供了关于战争、忠诚和策略的重要启示。

上一篇:青云志配音演员表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