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定宗为何要驳斥罗马教皇?他又是怎样驳斥的
贵由登基大典上,除了众多欢庆的朝臣与民众之外,还有一位特殊的来宾——来自意大利方济各会的教士柏郎嘉宾。这并非一次偶然的路遇,而是历史的必然汇聚。原来,蒙古大军的横扫之势让整个欧洲都为之震撼。在公元1245年,也就是淳祐五年的初春,法国里昂聚集了众多宗教领袖,他们是由英诺森四世教皇召集而来的。这次宗教大会,是为了商讨如何面对蒙古的侵略威胁。会议的结果,便是决定派遣教士前往蒙古汗国,寻求和平共处的可能。
柏郎嘉宾,作为罗马教皇英诺森四世的特使,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踏上了前往蒙古的征途。在他的脚步中,包含了希望与期盼,也带着不安与疑虑。经过漫长的跋涉,他终于出席了贵由的登基大典。
贵由登基后,第一时间召见了这位远道而来的教士。柏郎嘉宾向贵由递交了教皇的信件。信件中,教皇对蒙古人的行为表达了强烈的谴责,指责他们蹂躏的国土,杀戮无辜的教徒。他要求蒙古大汗停止这些行为,改信,否则将面临上帝的严惩。
贵由对于这些指责并未理会。他在给教皇的回信中,以傲慢的语气开头:“天神的力量,全人类的皇帝,致大教皇的真实信札”。接着,他反驳了教皇的指责和劝诫,认为蒙古人的军事成功是上天神明的偏爱所致。贵由进一步强调说:“若你(教皇)愿意接受和平的意愿,那么应将你的城堡交给我们。你教皇和王公应立即前来见我缔结和平条约,然后我们将考虑与你保持和平。”
历史在这里展现出了它的复杂与多元。贵由的回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态度,也代表了当时蒙古汗国对于外来宗教和文化的看法。柏郎嘉宾带着这份回信回到了自己的国度,向世人汇报这次的历史对话。他的旅程虽然结束,但历史的脚步却从未停歇。这次交锋与对话,为未来的历史发展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