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白世维暗杀张敬尧连开连开三枪,枪枪爆头
张敬尧,这位号称儒将的皖系军阀首领,在1881年贫农家庭的出生背景下,几经波折,涉足军政,终成一方霸主。他在袁世凯死后成为皖系军阀首领,曾在湖南担任要职,对湖南人民进行盘剥,引起了百姓的怨声载道。他的财富积累,既包含对百姓的剥削,也涵盖了对老家的土地投资和天津的店铺洋房购买。他的手段狡猾多变,展现出两面三刀的策略。因派系矛盾与湘军的排挤,他被迫离开湖南。投靠张作霖、张宗昌后,在北洋军阀败落之际,他选择了向日本人靠拢。
随着伪满洲国的成立,张敬尧不惜千里投奔日本势力。他被委任为伪满平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被日本特务授命潜入北平。他开始筹建破坏性的“第五纵队”,企图在后方配合日军进攻。然而他的奢靡生活并未持续长久。由于他在北平的行为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特别是他在北洋军阀旧部的角色,更是引起了复兴社特务处的注意。陈恭澍和王天木决定联手铲除他。
北平站站长陈恭澍和天津站站长王天木联手策划了这次行动。特工白世维被选中执行暗杀任务。这位山东蓬莱出身的白世维,黄埔军校七期毕业生,精通武术,枪法过人。他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成功潜入六国饭店。然而张敬尧警惕性极高,每日变换房间以躲避袭击。经过几天的侦查和布局研究后,白世维才在凌晨采取行动。他发现张敬尧在二楼吸食时行动松懈,于是在此时发起突袭。枪声震动整个饭店,但整个行动只持续了五分钟就结束了张敬尧的生命之旅。此后,白世维受到了嘉奖并升为中校。这次行动使得平津地区的其他北洋系旧军人政客们感到震惊并有所收敛。而孙传芳得知消息后则选择藏匿一段时间来观望局势的发展动向。这一事件成为了抗日史上的一段重要插曲令人瞩目不已同时也警示后人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