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能灭掉强大的吴国只因背后有他指点江山
勾践的努力让人钦佩,但单纯的努力并不能实现超越。尽管他夜以继日地辛勤耕耘,越国与吴国的差距仍然难以逾越。范蠡忧心忡忡地表示:“大王,要实现复仇,恐怕需要更长的时间。”计然的出场,为勾践带来了转机。
计然,这个名字并非他的真实姓名,而是代表了他的智慧与策略。据说他是老子的弟子,擅长计算运筹,是春秋时期的一位战略家和经济学家。虽然他不是越国人,但在游历越国时,他的智慧深深打动了范蠡,范蠡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高人。
计然不仅关注税收的平衡,还深入了解市场的规律。他指出,税收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既能激励农民努力耕作,又能保证商人有所获利。他还强调了按自然规律进行农业活动的重要性。正如天道循环的规律所示,丰收与干旱都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顺应这些规律,才能提前把握机遇。
当勾践听到计然的这些理论时,他感到十分震撼。他问计然:“我们越国究竟还要多少年才能赶上吴国?”计然摇了摇头,坦诚地告诉勾践,吴国本身就很强大,即使越国努力追赶,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赶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复仇的机会。
计然安慰道:“大王不必过于沮丧。机会仍然存在。正如兔子有时能蹬鹰,虎豹也有挨饿的时候。我们需要耐心等待吴国的疲弱时刻,一旦抓住这样的机会,就有可能战胜它。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机会,那就只能再等下一个十二年。因为,弱者战胜强者,往往需要如此。”
勾践听了计然的话后,豁然开朗。他明白了自己之前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可能存在问题,于是重新坚定了复仇的决心。此后,勾践任命计然负责经济事务,文种管理内政,范蠡负责军事。这三位智者成为了勾践身边最得力的助手。在他们的辅佐下,越国的国力逐渐增强,最终实现了复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