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次于袁绍的第二大诸侯袁术最后竟混得连蜂蜜
袁术,字公路,乃汝南汝阳人,亦即今日河南商水西南之地,为袁绍之弟,起初担任虎贲中郎将。董卓掌权京城时,袁术被任命为后将军。因畏惧祸患,他出奔至南阳。在初平元年,他与袁绍、曹操等人共同起兵,共讨董卓。后来他与袁绍对立,虽拥有众多兵力,但最终被袁绍、曹操击败。他率众奔至九江,割据扬州。
在袁术最辉煌的时刻,他几乎占据了江南的大部分地区,东起淮河流域,占领了扬州和徐州的重要城市,甚至曾深入兖州与曹操多次交锋。他是仅次于河北袁绍的第二大诸侯,威震一方。
成功之后的袁术做出了一项错误的决定——称帝。他自认为家族四代三公,恩泽天下,若称帝则天下百姓必然归顺。他问道:“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於诸君意如何?”似乎在他眼中,称帝是顺应天下民心的选择。
可是,袁术部下的主簿阎象看穿了这一切。他指出,即使周国功勋卓著,占领了全天下的三分之二的领土,依然向殷商称臣。现在的袁氏虽然豪门世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但尚未达到周文王的功勋。汉室虽然衰微,但并未引发天下人的反抗。擅自称帝只会引来天下人的非议。
但沉浸在豪门梦幻中的富二代袁术,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他选择了称帝,结果引来了吕布的背叛和曹操的进攻,最终大败。落魄的袁术逃到昔日部下的地盘,却被拒绝入内。
在距离他的城池寿春仅八十里路的地方,袁术走向末路。他在极度口渴时问随从:“有蜂蜜水喝吗?”手下人回答:“只有血水。”他长叹一声,吐血身亡。
这个曾经威震一方的人物,在短短的时间里从巅峰跌落到谷底,他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分。袁术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容易,但在成功之后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决策方向,却是更加重要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