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悰人物生平简介,杜悰和杜牧的关系
杜悰以其先祖的庇护,被任命为太子司仪郎。元和九年,他娶唐宪宗之女岐阳公主为妻,因此被提升为从四品上阶的殿中少监,并荣获银青光禄大夫的衔头。他的仕途一帆风顺,先后担任过京兆尹、淮南节度使、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曾出任剑南东川节度使。之后再次镇守淮南,两次拜相。他的职位不断晋升,最终担任检校司徒,并担任凤翔、荆州节度使,加封太傅,荣耀地受封为邠国公。
历史评价中,孙光宪提到杜悰娶了宪宗的岐阳公主,多次担任重要职务。对于他的评价却并不高。杜悰虽然未曾拒绝接待出身寒微的人才,但他的能力并未展现。他占据高位,享受厚禄,却没有为国家做出显著的贡献,也没有为人民带来福祉。他只是一味地贪图自身的富贵和安逸。当他在藩镇任职时,甚至对罪犯不闻不问,这是何等的不负责任!子孙无法享受他的富贵也是理所当然的。《资治通鉴》还提到他与李宗闵有关联。
关于杜悰的轶事典故也是非常有趣的。小时候的杜悰经常在昭应观外与众多儿童游戏。有一天,一个道士只招呼他,抚摩他的头并告诫他应当勤奋读书,不要与小孩子嬉戏。道士还神秘地指示他可以去观内看望自己。杜悰立刻跟随道士进入观内,却发现观内荒凉无比,只有一座老君的塑像矗立在那里。他注意到老君塑像的半边脸是紫黑色的,与刚才见到的那个道士十分相似,原来是因为塑像的部分被雨水侵蚀所致。
这个奇特的经历似乎预示着杜悰未来的命运。虽然他在仕途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历史评价并不尽如人意。或许那个道士的忠告暗示了他应该更加注重品德修养和为人民谋福利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的权力和富贵。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个人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留给后人的则是无尽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