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手握50多万湘军,为何不佣兵篡位,这两人_奇闻趣事网

曾国藩手握50多万湘军,为何不佣兵篡位,这两人

奇闻趣事 2025-04-26 08:37www.bnfh.cn奇闻趣事

在中国的古代封建社会,每当王朝走向末期,权势的将领往往会选择反叛,试图自立为王。其中,曾国藩的名声在历史上尤为响亮。他创建的湘军,在平息太平军的战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假如没有曾国藩的湘军,清朝与太平军的战争胜负仍难以预料。在湘军最为鼎盛的时期,其军队人数竟超过五十万,只要有风吹草动,整个清朝都会为之震动。尽管权势如此之大,曾国藩却未曾取代濒临崩溃的清朝,自立为王,这又是为何呢?

倘若曾国藩真的选择造反,他面临的两大难关便是左宗棠和李鸿章。左宗棠是由曾国藩亲自举荐的,他在反抗太平军的斗争中,得到了慈禧的重视。为了制衡曾国藩,慈禧重用了左宗棠。后来,左宗棠创办了楚军,与曾国藩的地位日渐匹敌。就算曾国藩有意造反,也必须得掂量左宗棠的分量。

再说李鸿章,他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胸怀大志,不甘久居曾国藩之下。李鸿章后来创办了淮军,全军配备火炮,实力非同小可。曾国藩心知肚明,就算自己造反,也未必能胜得过这两位。

当曾国藩成功打败太平军,进军南京时,他的势力达到了顶峰,那时他若起兵造反,无疑是最佳时机。他的部下纷纷劝他效仿赵匡胤黄袍加身,然而曾国藩却拒绝了。他知道造反名不正言不顺,难以得到民心。而且湘军内部矛盾重重,分成两派,若真要造反,恐怕难以凝聚人心。曾国藩选择了妥协,用一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来表达自己对清的忠心,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

他的选择彰显了一种深沉的智慧和对时局的深刻理解。他知道,即使他能暂时取得胜利,但如果没有得到民心和天下的支持,他的王位也无法长久。他选择了忠诚和稳定,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和理想。这样的曾国藩,不仅令人敬佩他的军事才能,更令人钦佩他的智慧和品格。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