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牌,这一独特的两人对两人的四人牌戏,源远流长,由旧时傀儡惠斯特等牌戏逐渐演变而来。它所使用的扑克牌,是我们在熟悉的52张扑克牌中,去除了大小王,剩下的四种花色:梅花(C)、方块(D)、红心(H)、黑桃(S)。
在桥牌的世界里,52张牌被均匀分割,每人拥有13张。打牌时,一方开始出牌,其余三家各跟着出一张。经过一轮较量,胜方将这张牌竖着放置,负方则横着放。这种游戏,被称为得墩,以六墩为本底,只有超过六墩的牌方能算是赢墩。
想象一下,当玩家做出一个充满挑战的3S定约(黑桃为将牌的3阶定约)时,他们需要取得(6+3)墩以上的牌才算完成挑战。如果他们未能达到这个标准,那就会宕了,此时罚分是必然的。那么他们离定约差几墩,就被称为宕了几墩。例如,南北方进行了5NT定约,却仅得到7墩牌,那么他们就宕了4墩(因为6+5-7=4)。
在发牌与出牌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叫牌。叫牌需用特定的符号和术语进行。这个环节开始于发牌者(通常是北,之后会有轮换),根据手中的牌点高低,发牌者可以选择叫牌或者PASS。然后,他的下家(位于左方的玩家)接着叫牌,依次顺时针轮流。如果四家都不叫牌,这副牌就被记为All pass,随后开始下一局。
桥牌的世界充满了策略与智慧,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决策,都需要深思熟虑。它不仅仅是一场游戏,更是一场智慧的较量,一次深度的思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