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朝铁骨也是忠臣37岁惨死震慑朱棣
铁铉,这位河南的才子,在洪武年间的国子监里,以其经史之通的学识和卓越的成绩,吸引了朱元璋的目光。他直接被授予礼科给事中之职,展现了他的才华与潜力。在处理一起悬而未决的案件时,他展现出了卓越的断案能力,深得朱元璋的赞赏。朱元璋甚至赐给他“鼎石”之字,寄予厚望,希望他成为大明王朝的重要支柱。
建文帝即位后,铁铉的仕途更加顺畅,历任山东参政等重要职务。1399年的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给铁铉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五十万大军面前,他负责督运粮饷,任务重大,但他毫无惧色,表现得相当出色。
战局并不顺利。燕王朱棣的军队势如破竹,明军节节败退。当济南城面临危机时,铁铉,这位书生出身的铁血男儿,决定坚守济南。他与守将们共同发誓,要保卫这座城市。他们用酒立誓,鼓舞士气,展现出了无比的决心。
朱棣的军队抵达济南城下后,铁铉严防死守,使得朱棣久攻不下。朱棣心生一计,试图用水攻,一时间城内人心惶惶。铁铉巧妙地利用朱元璋的神牌,使得朱棣不敢轻举妄动。最终,朱棣只能选择撤军。
铁铉的智勇双全让朱棣栽了一个大跟头。南京的最终陷落也意味着铁铉的厄运来临。他被逮捕后,面对朱棣的亲自审问,他背身而立,坚贞不屈。朱棣的残忍手段对他毫无作用,他甚至在赴死之际仍对朱棣破口大骂。
铁铉的死讯传来,连如麻的朱棣也感到惊骇。他命令将铁铉的尸体投入热油锅中,这一举动更加彰显了铁铉的忠贞不屈。此后,他的事迹被后人铭记,在山东各地修建了许多“铁公”祠庙,他更是被济南一带的人民视为守护乡土之神。
这位英勇的书生,以他的智慧和勇气,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事迹激励了后人,让人们铭记他的忠诚和勇敢。他的故事将成为永恒的传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正义和真理而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