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后,曹操留下的老部下为何都按兵不_历史记录

高平陵之变后,曹操留下的老部下为何都按兵不

历史记录 2025-04-27 01:14www.bnfh.cn历史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司空之位,征辟司马懿,知汉运将衰,曹氏崛起。司马懿却以风痹之症为由,婉拒曹操之邀。他深知天下大势,创业艰难,摘桃子才是正道。尽管口头上声称不愿为曹魏效力,但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最终还是投奔了曹丕。曹丕英勇果决,成功夺取曹魏大权,司马懿因从龙之功而得到提拔。

到了曹叡时代,司马懿已成为朝中重臣。他善于伪装,表现出忠君爱国、无怨无悔、随时待命的态度,赢得了众多朝臣的赞誉。曹叡与司马懿之间疑心生暗鬼,对司马懿既拉拢又防范。有需要时,让曹魏元老张颌、曹真先行;无需求时,一脚踢开。司马懿心知肚明,继续潜伏。

终于,司马懿熬死了曹叡,继承者曹芳软弱无能。司马懿眼见时机成熟,于249年正月初六,趁魏帝曹芳外出扫墓之际,掌控洛阳城。这一举动震惊了曹爽。司马懿表面宽厚长者形象再度显现,派人交涉,诱使曹爽带着皇帝回洛阳,承诺既往不咎。天真的曹爽上当受骗。结果曹爽刚回到洛阳就被控制起来,司马懿清洗了曹魏宗室。

此时一个问题浮现:曹操当年的老部下们为何不起兵反抗?他们知道利益的重要性。曹爽掌权后,提拔亲信,导致曹操老部下被边缘化。很多人因此投靠了司马懿。在司马懿发动政变时,洛阳城中的曹魏老将们选择按兵不动,也是因为利益驱使。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转为士族代表人物,更看重士族利益而非曹家或司马家。只要谁能给士族带来好处,他们便支持谁。“利益”二字成为他们选择按兵不动的关键。

司马懿的智谋与手腕在这场权力游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仅懂得利用时机,还善于伪装自己,表现出忠诚可靠的形象。他也懂得利用利益驱动人心,使得许多曹魏老将选择站在他这一边。这场权力斗争揭示了三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