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佑甫是谁?他的品行如何?
崔祐甫,字贻孙,生于唐朝开元盛世的长安城。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传奇。早年便考中进士,踏入了官场。作为中书侍郎崔沔之子,他的仕途起初可谓一帆风顺。崔祐甫的性格刚直不阿,无论遇到何事都坚持己见,绝不轻易退缩。
公元778年,中书侍郎一职出现空缺,崔祐甫被任命为舍人,开始处理中书省的事务。当时的宰相常衮独揽朝政,官员的俸禄视其好恶而定。这种不公的处事方式与崔祐甫的正义感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每当两人意见不合时,崔祐甫都会坚决表达自己的立场,毫不妥协。
一次,某地发生猫鼠同乳的奇异现象,有人将此视为祥瑞之兆,向朝廷上奏。崔祐甫却持不同看法。他认为,猫本应捕食老鼠,这种现象实际上是失其本性,不能守职。他主张派人巡察地方,严惩贪官污吏,以消除这种怪异现象。这番言论赢得了唐代宗的赞同,却使常衮更加厌恶他。
代宗去世后,德宗继位。常衮在发丧过程中越礼制行事,崔祐甫对此表示反对。他坚持认为官员应遵循遗诏,服丧三日,而皇帝则应服丧二十七日。两人因此产生了激烈的争执。崔祐甫的眼里容不得沙子,对常衮的所作所为一直持有异议。
崔祐甫上任后,对官场的一些不正之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选拔官员注重才能优劣,只要是人才便加以任用。这一改革使得不到一年内便任命官员近八百人。在封官问题上,崔祐甫任人唯亲的做法引发了朝廷内外的议论。面对质疑,他坦然回应:“选用官员必须熟知其才能和品行。”将任人唯亲说得合理合乎常情。
最终,崔佑甫在七十八岁那年因病离世。唐德宗深感痛惜,追赠他为太傅,并赐谥号文贞。他的忠诚、正直与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后世所铭记。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追求公正与真理,为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