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宦官何能耐竟逼死了一代贤相萧望之_历史记录

小宦官何能耐竟逼死了一代贤相萧望之

历史记录 2025-04-05 11:31www.bnfh.cn历史故事

萧望之作为萧何的六世孙,继承了家族的卓越品质。他性格刚正不阿,清廉正直,仁义忠信,具备深远的政治眼光。

经过一路的升迁,望之终于攀登至宰相的宝座。好景不长,他无意中得罪了宦官弘恭和石显,遭到了他们的诬陷,最终含冤离世。真是人生无常,一朝之间,他留下的恨意便深深烙印在世人心中。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萧望之的儿子曾向汉元帝上书为父辩护,言辞或许过于激烈。弘恭和石显借此机会,向萧望之发起了“大不敬罪”的指控。汉元帝得知此事后,派人前往相府召见萧望之。

萧望之自尊心极强,他预感到自己将遭受牢狱之灾,甚至可能遭受酷刑。他认为这是一种极其不酷的方式,于是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幸运的是,他的夫人察觉了这一点,并认为皇上的意图可能并非如此。

于是,萧望之向他的门生朱云寻求意见。朱云劝慰他道:“可杀不可辱。”萧望之得知自己并非死罪,但为了避免受辱,他认为:“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他已经在官场奋斗了几十年,如今已是年过六十,如果还要陷入牢狱之中求生,实在是有损他的尊严。于是,他选择了“饮鸩自杀”作为结束。

汉元帝得知此事后深感后悔,悲痛欲绝,连饭都吃不下。但人死不能复生,他只能尽可能照顾萧望之的后代,并提拔了他的几个儿子。

这个故事展示了古代的一种制度观念——“刑不上大夫”。宦官弘恭和石显就是利用这种观念,成功地逼死了萧望之。他们深知萧望之的自尊心和坚持原则的性格,通过巧妙地利用政治手段,将他逼至绝境。这一事件也揭示了古代社会中士大夫的尊严与荣誉的重要性,以及权力斗争的残酷现实。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