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位千古帝王秦始皇和汉武帝都不喜欢商_历史记录

为什么两位千古帝王秦始皇和汉武帝都不喜欢商

历史记录 2025-04-05 08:44www.bnfh.cn历史故事

自古以来,商人地位始终未达至高之处,这源于古代社会的一种固有观念:“士农工商”,商排末位。这种现象实际上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重本抑末的思想倾向,毕竟粮食是国家稳定之本。而这一思想的盛行,与两位千古帝王——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

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商人的地位急剧下滑。他动员“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将商人与逃犯相提并论。在秦始皇极为推崇的《韩非子》一书中,更是将商人视为“五蠹”之一,可见其对商人的厌恶之深。

而汉武帝在对待商人的问题上,手段更为严厉。他不仅推行了“算缗”政策,对商人进行征税,还实施了“告缗”制度,鼓励民众举报自报财产不实的商人。这使得中等以上的商人大都破产,经济运转受到极大破坏。在汉武帝的眼里,商人的地位几乎等同于任人宰割的鱼肉。

那么,为何这两位帝王如此讨厌商人呢?究其原因,在于商人在秦汉时期的税收制度下面临着诸多漏洞。他们无需承担田租、户赋以及成年男子必须服力的徭役和兵役等负担,这就使得他们难以被有效地纳入国家的税收体系之中。两位帝王自然看不过去这种现象。对于秦始皇和汉武帝这两位善于挥霍的皇帝而言,商人无疑是移动的钱包。在他们征战四方、军费高涨之际,国库空虚之时,向最有钱的商人团体敛财自然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历史的进程总是曲折而漫长的。直到宋朝时期,才建立了正常的商业税征收体制。商业税在整个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也颇为显著。宋朝时期商人的地位相对较好,然而在其他朝代中,商人的地位仍然十分低下。这一时代的变迁与历史的进程紧密相连,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商业与商人的态度与认知的转变。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