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刘备打下了蜀国江山,为什么后世都说_历史记录

诸葛亮为刘备打下了蜀国江山,为什么后世都说

历史记录 2025-04-04 20:17www.bnfh.cn历史故事

回溯蜀汉政权的兴衰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政权从初期的艰难困顿到全盛时期的辉煌鼎盛,再到最后的衰败灭亡,其中人才的作用无疑是最为关键的。

起初,刘备虽历经失败,势力弱小,但却总能吸引一批忠诚的文武大臣。到了蜀汉的全盛时期,更是人才济济。武有“五虎上将”与魏延等英勇战将,文有卧龙、凤雏、法正、马良、蒋琬、费祎等智谋之士,蜀汉政权的实力达到了顶峰。盛极必衰,随着刘备及一批领军人物的去世,蜀汉的人才库也日渐枯竭。

刘备和诸葛亮的思想精髓在于德才兼备,并倾向于实干。他们的思想中融合了法家和儒家的元素,既重视德行,也重视才能。刘备让刘禅学习法家著作,诸葛亮和马融、卢植等人的教育风格也倾向于实干。在蜀汉政权中,虽然有像许靖、刘琰这样的名士,但他们大多只拥有荣誉官职,并无实权。而诸葛亮、法正、李严、刘巴、伊籍等人则是制定蜀科的重要人物,其中前三者更是实干家。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相较于刘备的宽容有所不足,甚至可以说是“重德轻才”。他对人才过于求全责备,不容人才的个性发展,导致蜀汉的“人才市场”严重衰败。他治理蜀汉后期,由于过于追求清廉,导致人才枯竭,廖化这样的平庸之辈成为了先锋,费祎、蒋琬虽有德行却无真才实学。文武百官不得不听从于弱智的皇帝,蜀汉的灭亡也就在所难免。

蜀汉的灭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刘禅的投降成为了蜀汉灭亡的象征,但在其投降之前,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已经注定了蜀汉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回首这段历史,我们不禁为蜀汉的兴衰感慨万千,也为那些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将领和谋士们的命运唏嘘不已。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