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绛逸闻趣事,说得皇帝把自己立起来的碑拽倒
历史记录 2025-03-29 12:49www.bnfh.cn历史故事
唐宪宗元和三年,即公元808年,权宦吐突承璀决定整修安国寺,并立碑以颂功德。他依仗权势,决定立碑,且碑的大小竟与著名的华岳碑相提并论。碑虽立,碑文却尚未确定。吐突承璀放出豪言,谁能撰写碑文,便赐以万贯钱财。人们纷纷推荐李绛,这位知制诰的才子,他的文章总是为皇帝起草诏令。
当李绛得知这个消息后,他的反应却出人意料。他没有感到荣幸,反而心生疑虑。他想起了自古的圣帝明王并没有设立功德碑。是他们功德不够吗?不,只是因为他们明白歌功颂德并非治国之道。于是,他决定向唐宪宗上奏章,表达自己的观点。
奏章的内容充满了胆识和智慧。李绛提醒宪宗,新政改革,积习除弊,行前王所不能行,革历代所不能革,这些功绩四海皆知,无需自我炫耀。立碑自我标榜,反而可能招来天下人的讥笑。他质问宪宗,圣德皇猷岂是几块碑文所能概括的?而且,如果真要立碑,反而会损害宪宗的形象。他提醒宪宗,先祖如高祖、太宗开创盛世也没有立碑,宪宗的功德能超过他们吗?他进一步指出历史上立碑的君主如秦始皇,其结果是被百王嘲笑,万代讥讽。宪宗不应追秦皇暴虐之事而自损圣德。他强调碑文应记载与寺院有关的内容,记载宪宗的功德是不伦不类。
当晚,宪宗看了奏章后虽然心中不悦,但李绛的奏章句句在理,义正辞严。宪宗只好违心地称赞李绛是忠臣,并命令把碑拽倒。吐突承璀虽心存侥幸,试图暂缓执行,但宪宗决心已下定。最终,动用了100头牛把碑拽倒。这一事件展现了李绛的智慧和勇气,也体现了宪宗的开明和决断力。
上一篇:此人一生做尽坏事,扒走了慈禧的裤子,为后人
下一篇:没有了
历史人物
- 李绛逸闻趣事,说得皇帝把自己立起来的碑拽倒
- 此人一生做尽坏事,扒走了慈禧的裤子,为后人
- 项羽之死:与老谋深算的刘邦争天下注定会是个
- 西汉有位名相,专找刚生完孩子的女子为他提供
- 蒙古的大军为何三次都未征服小小的越南
- 清末皇帝后宫们虽然丑成奇迹,不过格格们还是
- 诸葛亮死前留下一计,保儿子一生平安
- 纣王佞臣费仲最后遭到了奸臣应该有的下场
- 汉高祖刘邦的另一面:非文盲而且善于作诗歌
- 武则天为何喜欢用小人利用完小人之后又杀小人
- 李逵哪条妙计连军师吴用都暗自佩服?
- 阿骨打是在什么情况下继位的?阿骨打如何继位
- 名字起得好的故事:命中注定的宰相杜鸿渐
- 朱元璋真是加入明教的吗,信弥勒教的明教是邪
- 成吉思汗有多少老婆?500没有,可能差不多50个
- 因跟大臣闹矛盾30年不早朝一天就娶了9个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