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唐朝宰相李林甫究竟是不是一个大奸臣_灵异网

史上唐朝宰相李林甫究竟是不是一个大奸臣

灵异事件 2025-06-01 11:14www.bnfh.cn灵异事件

李林甫,小字哥奴,源自唐朝宗室,长平肃王李叔良的曾孙,画家李思训的侄子。他在唐朝宰相职位上长达十九年,堪称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的权力独揽,阻塞言路,排斥贤能,导致朝纲紊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建议重用胡将,为安禄山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普遍认为他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当唐玄宗在公元736年,由一个开明的国君变得昏庸时,他罢免了贤相张九龄,而任命李林甫为宰相。这一转变,为唐朝的命运埋下了隐患。

这位宰相的生涯中,却出现了两次令人啼笑皆非的失误。第一次是在他执掌吏部时,因不识“杕”字,误将“杕杜”二字当作“杖杜”,被后人讥讽为“杖杜宰相”,嘲笑他才疏学浅。

另一次更为有趣,在他小舅子姜度妻子生男孩的喜庆场合,他题写的贺词“弄麞(獐)之庆”竟将“璋”误写为“麞(獐)”,本意是祝贺孩子将来执玉器为王侯,却变成了与獐为伍的笑话,被人戏称为“弄獐宰相”。此事甚至成为宋代理学家苏东坡诗中的反面材料。

李林甫虽然身为宰相,但他的行为却与奸臣无异。他掌控朝堂,隔绝百官与玄宗,严惩敢于直谏的官员,甚至陷害太子。他对能力强的官员进行排挤,提拔一批阿谀奉承的小人,导致朝纲混乱。他的整人手段十分阴险,被誉为“口蜜腹剑”。

李林甫的府中有个月堂,每次构陷大臣时,他都会在此苦思策略。如果他从月堂高兴地走出来,就意味着有人将要遭受他的构陷而家破人亡。他的奸计运用得出神入化,连杨国忠与之对抗时都小心翼翼。直到李林甫年老病死,杨国忠才有机会坐上宰相的位置。

李林甫的一生充满了争议和悲剧。他的才华和智谋无疑是一流的,但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导致了唐朝的衰败和许多人的不幸。他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作为一个历史教训,提醒着人们权力的腐败和道德的重要性。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